治污用重典 聚力解難題
山東省萊蕪市依托轄區內豐富的煤、鐵資源,逐漸發展成全省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鋼城”已成為萊蕪的一張名片。在傳統工業迅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承載力低、產業結構重、大氣污染等環境問題嚴重制約著萊蕪市的可持續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
為加快綠色發展,萊蕪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改善環境質量這一核心,充分發揮環保倒逼作用,以鐵的決心和措施向污染宣戰、向突出環境問題宣戰,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出臺《萊蕪市大氣污染治理十條》,強化監管,精準治污,推動全市環境空氣質量不斷改善。
今年1月~4月,萊蕪市大氣四項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同比分別降低25.0%、15.4%、17.6%、13.5%;藍天白云天數72天,同比增加19天,增加天數列全省第2位。特別是4月,萊蕪市PM10、PM2.5、藍天白云天數、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項指標改善幅度均居全省首位。
1 以督察為契機 整改突出問題
156件交辦問題已辦結128件
萊蕪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作為首要任務,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專門開會研究,市委書記王良、市長梅建華多次聽取專門匯報,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掀起了突出環境問題整治的高潮。
萊蕪市按照要求,全力抓好省級環保督察交辦問題的整改落實。目前,156件交辦的問題已辦結128件,其中,關停取締非法企業68家,涉嫌拘留移送公安案件4起,立案處罰45起,罰款387.9568萬元,約談12批次45人,涉嫌行政拘留4人、問責5人。
為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萊蕪市深入開展“春雷執法”行動,加大突擊檢查力度。先后出動執法人員200多人(次),組織夜間執法檢查15次,今年以來已立案88起,罰款599.5萬元。
對“小散亂污”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分類登記造冊,依法依規整治,先后關停小造紙、小化工等小企業27家。將小磚瓦窯、小石灰窯、小石料廠等“土小”項目作為重點,加大執法力度。目前,全市正組織針對納污坑塘、“土小”取締和亂排亂放行為的專項執法,對發現的問題,將嚴肅約談問責,情節嚴重的堅決移交公安部門。
萊蕪市還在轄區內開展了市級環保督察,采取聽取匯報、座談交流、查看資料、現場檢查等方式,分4個督察組對6個區(管委會)及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15個市直部門單位和萊鋼集團等5家企業進行集中督察,共發現和梳理涉及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政府落實、部門監管和企業治污等各類問題45個,已整改完成30個,15個正在整改。
2 制定地方“氣十條” 細分任務精準發力
淘汰改造297臺燃煤鍋爐,建筑工地實現“6個100%”
環境治理,大氣污染首當其沖。萊蕪市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持續深入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
針對揚塵污染、面源污染特別是PM10濃度高等問題,萊蕪市制定出臺《萊蕪市大氣污染治理十條》,涉及加強對鋼鐵企業和發電企業的監督管理、加大化工企業和石灰企業的治理力度、關閉整治石材開采有序恢復治理等10個方面,將“大氣十條”任務細分為21項任務,層層分解到各級各部門,明確完成時限、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為加快推進鋼鐵行業環境深度治理,萊蕪市組織萊鋼、泰鋼、九羊3家鋼鐵企業制定《環境深度治理實施方案》,并邀請中冶建研究院和山東省冶金設計院的專家對3家企業的污染治理現狀進行評估,對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會診,評審深度治理方案。
2017年,萊鋼計劃投資約2.08億元,實施污染治理項目19個,其中 4個項目正在施工,兩個項目已完成招標,其余13個項目已確定工藝路線和改造方案。泰鋼計劃投資約1.27億元,實施鋼鐵行業深度治理項目10個。九羊集團計劃投資約4.57億元,實施污染治理項目10個,目前已完成兩個,正在施工的7個,準備施工1個。
萊蕪市不斷加快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對轄區燃煤鍋爐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制定淘汰改造工作方案、補助政策和考核辦法,明確淘汰改造標準,逐臺明確治理方式、完成時間、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排查出的297臺燃煤鍋爐將于10月底前全部淘汰改造完成。
在建筑揚塵治理方面,萊蕪市住建、城管等部門加大整治力度,嚴厲督導,跟蹤落實,對城區內所有建筑工地嚴格落實灑水、覆蓋、圍擋、沖洗、道路硬化等措施,并安排專門督導員,每日進行考核打分,依次排名,并在新聞媒體上公開揚塵治理“紅黑榜”,目前城區內建筑工地基本實現“6個100%”。
萊蕪市認真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嚴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公開預警和應急響應信息。在今年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先后出動300余人(次),檢查企業80余家,檢查工地60余家,對檢查中發現的不按規定停工的建筑工地、不正常運行治污設施、污染物直排的單位依法進行處理和移送。
3 集中整治重點行業 打造長效監管機制
83個管區每個管區至少配備一名專職網格員
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既要治標更要治本,既要打攻堅戰更要打持久戰。萊蕪市委、市政府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開展集中整治的同時,不斷完善環境監管治理體系,探索建立環保工作長效機制。
為強化重點領域行業整治,萊蕪市組織環保、住建、城管等相關部門制定鋼鐵行業深度治理、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城市道路保潔、燒烤經營等行業專項技術導則、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堅持“誰制定、誰落實、誰考核”原則,真正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好環?!钡囊?。
萊蕪市深入推進環境監管網格化,制定出臺《萊蕪市深化落實環境網格化監管辦法》,要求全市83個管區每個管區(片區、社區)至少配備一名專職網格員。組織各區(功能區)制定環保重點工作考核辦法,建立逐級考核到各區直相關部門、各鎮(街道辦)、村,構建覆蓋市、區、鎮、村層層考核的工作體系,層層傳導壓力,落實責任。
為推動污染源監測信息公開,萊蕪全市所有企業廢氣排放煙囪超45米的66個高架源全部安裝自動監控設施,在37家重點排污單位安裝43個信息公開屏,向公眾實時公開污染源排放情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萊蕪市將環境違法行為曝光常態化,在新聞媒體設立曝光專欄,并落實“一案多查”,既追究違法主體責任,也追究監管部門和屬地管理責任。同時,各級各部門的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環保工作進展、責任落實等情況都在新聞媒體上公開,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