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仍有多頻次霾 環保部稱應不會爆表
“今年總體空氣質量還是在改善,靜穩天氣偏多,我們預判,(今冬明春)可能多頻次的霾會發生,但是峰值不會達到去年爆表的程度?!?/span>
11月3日,環保部召開重污染天氣形勢分析媒體見面會。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做如上表述。
劉炳江介紹,之所以能下這樣的結論,主要有兩大措施支撐——“冬病夏治”采取的治理措施和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預測預警機制得到統一。
但是,在重污染天氣的應急過程中,一些地區仍然存在問題。
劉炳江說:“現在還是查出來有些地區應急措施不落實,有政策措施不實、流于形式的現象存在。”
據了解,針對今年11月2日以來京津冀出現的空氣重污染過程,11月2日起,環保部先后派出8個督查組,分赴石家莊、唐山、保定、衡水、濟南等城市開展督查,重點檢查各地政府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并對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今冬仍將遭遇多頻次霾
11月3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霾橙色預警。預計,3日20時至4日20時,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陜西關中、山東西部等地有中度霾,其中,北京中南部、天津中西部、河北中部、陜西關中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重度霾。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10月份以來,受逆溫層、靜穩天氣等不利氣象因素影響,京津冀地區累計已出現3次空氣重污染過程。
相對于去年同期,今年的霧霾似乎來得更加頻繁。尤其是京津冀地區,進入采暖季后,霧霾污染是否會更加嚴重,重污染天氣數量是否會增加?針對這些問題,劉炳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總體來看,空氣質量是在改善,今年1~10月,全國338個城市PM2.5濃度平均為42μg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2.5%;京津冀PM2.5平均濃度為59μg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4.5%。
環保部介紹,通過對近三年(2013年~2015年)來全國發生重污染的天數統計分析,45%左右發生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其中,北京市重污染天數占全年比例分別為15.89%、12.88%和12.6%??傮w上看,重污染天數呈逐年減少態勢。
“我們現在有一項工作就是每個月部長要聽匯報,分析這個月和下個月的氣候會有什么變化。(目前)總體的結論是,靜穩天氣偏多,不利氣象條件在增多?!眲⒈瓕Α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哒f,“今年冬天可能會發生多頻次的霾,但是峰值不會達到去年爆表的程度?!?/span>
劉炳江稱,現在重污染天氣應急的措施比較到位、通暢。根據歷史分析,受拉尼娜現象影響,今年冬季出現重污染天氣的頻率和強度可能性偏高。預計開始供暖后,重污染天氣應對形勢可能更加嚴峻。
京津冀高架源實施在線監測
針對10月份以來京津冀地區出現的空氣重污染過程,環保部累計派出22個督查組,對北京、天津、石家莊、廊坊、保定等城市開展了督查。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督查發現,部分高架源企業仍在超標排放污染物,部分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減排措施未落實,個別“土小”企業群環境問題突出。
其中,11月2日派出的8個督查組在現場督查發現,河北省遷安市政府對企業提出的應急減排措施不合理,在啟動應急響應后,部分企業未采取任何實際減排行動;對企業應急響應措施督導力度不夠,檢查內容流于形式,無法促進企業實際減排。
同時,田為勇說:“高架源涉及到鋼鐵、水泥、焦化等大企業的排放,高架源的排污危害不僅僅是污染當地,還可以通過高空傳輸,在異地轉換形成污染,從國家層面來說我們更應該監管的是這種相互之間的影響?!?/span>
田為勇介紹,2016年10月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高架源”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數據異常、涉嫌超標的共有10家,涉及唐山、衡水、邯鄲、濟南、德州、聊城6個城市。
“今年底,我們將力爭京津冀地區所有的高架源安裝在線監測設施,看到每家企業的實時排放情況,及時跟蹤和發現問題?!碧餅橛抡f,建立高架源在線監測的城市共20個,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等省市,一共有2500個監控點。